位于归德圩旁,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左右。坐西向东,背靠纱帽山,建筑规模比较宏大,楼为方形,前后各有三层,土墙厚度较大。此楼建成后楼下中间大厅做为宗祠,其余兼做民居。原楼于清同治三年(1864年)被匪烧毁,并于同治九年(1870年)重修,不幸又毁于1922年6月16日百年不遇的大水灾。现存“厚德堂”是1924年在原址重建,历时6年,于1930年完工的。重建的宗祠土楼墙体厚度小于原楼,只有90厘米,整个建筑面积1438平方米,楼层改为后三层、前二层,后楼一层中间大厅做宗祠,其余房间住人。此楼曾做为小学校舍,1949年又改做华安县第二区区公所驻地。1950年4月3日,匪首童满天、王鸡公、李红狗等纠集反动地方武装200余人,全面围攻区公所,当时守卫此楼的区委书记杨文、区长张纪信等40余人英勇应战,依靠墙体坚固,坚守两天两夜,直至增援部队赶来,打退匪徒多次进攻。此后“厚德堂”一直作为高安人民公社、乡政府、镇政府所在地至今。技术维护: 漳州市闽南根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闽公网安备 35068102000316号 备案号:闽ICP备2020022679号-1
